登录 注册 退出

保险理财的“不可能三角”你知道吗


作者: 七保君     投稿时间: 2022-02-08     人看过


TAG: 理财保险 保险规划 年金险 教育金

01

现在网上有两种消费者:


一种是只看品牌,比如有一些朋友曾经问我,有没有国寿的产品?只相信国寿。


其实我很理解这种思维,毕竟保险是很虚的东西,信任感非常重要,曝光足够的品牌,让人信任,何况国寿等公司,广告多,网店多,业务员多,要投就投中国人寿。


一种是只看性价比,这种消费者的信息量,比前者大一些,知道保险公司虽然重要,但是可能更重要的是产品本身,然后看了大量大v的文章,追求极致性价比。


这种思维比前者稍好,但是容易进入误区,因为性价比本身不是产品唯一重要的。



02

保险产品的“不可能三角”


投资界有一个著名理论,叫做保险不可能三角。如图所示:


b725e1113dedd8a4d8f8cd73ad9e6688.jpg



什么样的保险产品,才能算是一款“好产品”?


拿着这个问题去问不同的人,肯定会得到截然不同的回答:


保险公司股东会说:“有足够利润的产品,才能给公司创造更高的价值。”

保险销售人员会说:“佣金高的产品,销售起来更有动力。”

保险客户则会说:“同类产品里面价格便宜的,性价比更高。”


很明显,如果站在不同的立场,人们对于保险产品的看法是不同的。


保险公司股东们都希望产品的利润足够高,但是利润和价格一高,产品的竞争力自然上不去;保险销售人员要靠产品的佣金来养活自己,虽然大部分销售人员推荐产品不会受佣金这一单一要素驱动,但是如果某个产品的佣金很低,甚至没佣金,那么产品的推广一定会遇到阻力;保险客户都希望自己买到的产品是“最物美价廉”的,所以在对比保险产品的时候,价格通常是很多客户非常在意的一个因素。


然而一个保险产品所能收取的保费是有限的,因此在保险产品开发中,保险产品的“利益”(对股东而言是利润,对销售人员而言是佣金,对客户而言是保险责任成本)需要在上述三方之间进行平衡。其中一方所占的利益过多,必然会影响其他两方的利益;其中两方都占到了较高的利益,剩下一方的利益必然要被牺牲掉。


b9a04e96894a8fba24471e84078ae7b6.jpg


这个“不可能三角”的三个角分别代表股东、销售渠道、客户的利益,每一个保险产品都能够在“不可能三角”之中(甚至是在三角之外)找到唯一的位置。一个保险产品的位置越靠近某个角,就代表着该产品为这个利益群体提供的利益越大。


03

保险产品的赚钱策略


我们都知道,保险公司的利润来源,叫做三差,分别是:


死差益:比如我预估赔付100w,实际上只赔了90w,我就赚了。

费差益:比如我预估营销费用运营费用100w,实际上只花了90w,我就赚了。

利差益:保险长期占有客户的资金,是一种负债行为,负债就有利率,比如,长期重疾险,预定利率3.5%,而保险公司的实际投资回报率比较高,就赚了。



837ff4ea36ca4b2ec7ac2f2324378e7c.jpg


产品责任、品牌服务、性价比,其实都是和三差息息相关的。品牌服务、产品责任和性价比,三者不可兼得。


一家公司的保险产品,不可能同时满足品牌服务、产品责任和性价比都非常优秀,最多有两项top,甚至大部分只有一项。如果有3个80分以上,那已经是非常优秀的产品了。


保险不可能三角的三大角度:


品牌服务决定了公司经营的稳定性,信任感,从理赔的角度来说,就是赔得快不快,赔付体验好不好。


产品责任决定了产品本质的质量,也就是条款等,比如两款产品,一款保社保内用药,一款保社保外用药,这就是赔和不赔的区别。


性价比也就是在同样的保费基础之上,保额的多少,也就是赔的多还是少。


如果把产品责任做好了,赔付率就高了,会导致死差损。巧妙调整保险责任,可以控制赔付率,比如百万医疗的1w免赔额,可以控制赔付率在10%,死差益非常高(暂时)


品牌服务的建设更是非常困难,广告费用多了,网店多了,业务员多了,费用就多了,如果想快速理赔,必然会导致赔付率上升,许多核赔不够精确。事实上,许多公司的产品,就是有一些不怎么核赔,主打快速理赔的小产品。


性价比就是短兵相接了,差不多的责任,差不多的保费,一款买500w保额,一款买1000w保额,就是天差地别,就是降低费率,这是最直观的。


当下的许多保险,如top梯队的重疾险,可以说,性价比已经高到保险公司死差损很极大,可以说怎么买消费者都不亏的地步。


如top梯队的年金险,预定利率4.025%,而保险公司要达到5-6%的长期投资回报率,才能不亏,而跨长期来说,许多保险公司,是达不到这个收益率的,因为强监管要求的安全性,还有大额资金对应的国内宏观投资环境。


曾经保险公司在银行利率10%的时期,推出了长期预定利率8%的产品,后来银行利率跌到2%,保险公司承担了巨额利差损,对市场影响很大。


对于这类产品而言,性价比的体现就是预定利率,如果两款产品责任差不多,利率相差0.5%,对于长期复利而言,就是天壤之别,所以长期理财险,核心就是看实际回报率,公司层面,只要不是濒临倒闭就行。


当然,对于分红险,万能险,这种波动大,考验投资能力的,就得看公司,比如香港保险,有一些分红实现率经常不到90%的,哪怕预期分红再高,也要慎重。


保险公司,一般情况下是微利经营,当然也有亏本赚吆喝的,买这类产品,我觉得没毛病,但对保险公司而言,有一定的利润,更能保证长期的服务。


现在在整体市场上来说,最top的产品,无论是重疾险还是年金险,都有价格战白热化,恶性竞争的意思。消费者固然是占到一时便宜,但长期而言,对保险市场,何去何从,还是一个未知数。


我一方面认为当下的许多保险产品,横向对比来说已经非常好了,一方面又觉得价格战是没有好下场的。性价比有一个限度,前期可以砍掉不必要的营销费用,和降低计提利润。到了后期,只有减少服务成本(比如某些公司客服打不通),严格控制赔付率(某些利润高的公司,小额理赔直接过),而这,不一定是消费者想要的。


何况,哪怕在互联网上,在我们经纪人眼中,非常好的产品,其实在市场上占比,仍然非常非常小。市场上卖的最多的,可能不一定在产品本身有特别独到之处,但是在品牌和营销上,却是非常好的。

这非常合理,我们所知的大部分商品,都是如此。



04

保险公司的产品价值战略


对于处于“不可能三角”不同位置的保险产品,保险公司需要有一个“专属”的经营战略,来配合产品的销售以及公司未来的发展。


比如说,对于给公司股东提供利润很少的“爆款”产品,公司就要在市场抢占完成后,逐步提升业务的价值(即提高利润),完成从低价值业务向高价值业务的“转型”。


对于给公司股东提供较高利润的代理渠道“专属”产品,公司能采取的方式就只有不断发展代理人队伍,同时在培训过程中向代理团队强化自身的公司品牌形象,增强代理人对公司的认同感。


对于互联网直销产品,公司(或平台)比较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强化保险科技,使用大数据进行定价、风控,精准筛选客户、精准广告投放,用最低的获客成本获得优质业务。


对于“中庸型”的保险产品,大公司在经营这类产品方面具有较强的“先发优势”,品牌形象知名度高,容易销售,中小公司则需要不断向市场、向客户、向销售渠道强化自己的品牌(比如很多“爆款”也是在为公司的品牌服务),或者在某个细分领域市场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至于销售误导比较严重的产品,保险监管部门会定期进行“清理”,市场也会集中爆出一些新闻来教育客户,让这类产品“自我消亡”。


05

如何根据“利益”挑选产品


很多客户在挑选保险产品的时候很纠结,希望自己能够买到的产品是市场上“最好的”。


但实际上,在保险产品的选择上,不同人看问题的出发点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没可能得出唯一的产品选择标准:这个产品是不是能够满足你的独特需求?你是否担心未来有更好的产品出现?销售人员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否关键?你是否看重保单的后续服务?你是喜欢大公司还是小公司?这个公司的品牌能不能给你带来购买后的“价值认同感”?


因此,这个市场上没有绝对的“最好的产品”,只有相对于某个客户而言“较合适的产品”。纠结来,纠结去,其实意义也不大。又想要公司品牌大,又想要产品价格便宜,又想要销售人员赚不到佣金,此等好事,去哪里找?不好意思,按照保险产品“不可能三角”的原理,这种产品是不可能存在的。


在我看来,只要最终选择的产品是属于靠近“客户利益”的一边(即下图中绿色圆弧以内的部分),避开了销售费用很高、容易产生销售误导的产品,以及产品利润很高、保费价格与保险责任价值不匹配的产品(两类所谓的“坑货”),就已经算是不错的选择了。


06

举几个例子:


现在最优秀的定期寿险,比如华贵大麦、招商仁和、爱心、三峡等,可能对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分支机构又少,没有品牌服务。但是产品责任和性价比是无解的。同样的保额,可能某安的x安定寿比这一批贵50%保费,高下立判。

很多时候,我们选择一款产品,是综合判断,毕竟,没有完美的产品。

公司品牌又好,产品责任又全面无死角,性价比又高的产品,基本不存在,主要的原因是内地保险市场,太不均衡,信息税很多,这几年市场变化太大,产品竞争非常激烈,不同公司的产品,保费甚至会相差一倍,如果是意外险,甚至几倍。这在成熟保险市场是不能想象的。


我常说家庭保障规划,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是从需求出发,量身定制,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之下,把自身风险缺口理清,量化需求。两个基本点是保障的全面和保额的足够。


保障全面,代表着各种常见风险,都能涵盖,不会出现一些买了一大堆理财险发现生病了一分钱不赔的尴尬情况。保额充足,意味着真正出险的时候,生活品质不会受到影响。满足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我们的保险规划,八九不离十,然后才是优选产品,组合配置的问题。


今天有 人正在预约1V1咨询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保险咨询请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