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双十ー,商家都在忙着打折、满滅、送券,直播,要是双十一能给保险打打折,岂不是美滋滋?但银保监会把保险打折的权利收得死死的,车险等财险有第一年不出险、第二年保费优惠的情况,而寿险、健康险等保险是不能打折促销的。
01
保险定价流程十分严肃
保险定价流程十分复杂,且定价受到银保监会的严格监管,保险产品如果要降价,还需要重新审批或备案。网红卖衣服的流程大体就是打版、找工厂、模特拍照、商品上架。网红衣服日常定价往往会有虚高,遇到618、双十打折促销是常事。而保险产品的开发和定价则十分复杂且严谨,不会像其他商品一样留出太多打折空间。保险产品的初步产品形态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产品形态的测试,就是测试保险代理人、经纪公司、客户对产品的接受度怎么样。测试调研过程中,根据收集的信息对产品形态进行微调,以最终把产品的形态定型。接下来,交由精算部门定价、产品部门定制合同条款。
以寿险产品为例,精算部门为保险产品定价,会依据“生命表”、“预定利率”“公司经营管理费用”这三大因素进行精算。
生命表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区域人口生存死亡规律的调查统计表。
预定利率,即保险公司为保单假设的每年收益率。保险公司占用客户的资金(保费),自然需要为客户承诺一定的投资回报率,预定利率即该回报率,通常情况下长险都会有预定利率。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预定利率越高的产品,前期所需要缴纳的保费越少,反之预亦然。预定利率主要用于产品定价,通常并不会在保险合同中体现。之前国家有规定预定利率不得高于2.5%,但在2013年8月后国家解除了2.5%的限制,绝大多数公司现在都采用了3.5%的预定利率,只有少数公司依然是2.5%,这也是各家产品价格差异很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考虑生命表和预定利率两因素后,还需要考虑保险公司持续经营的问题。保险定价还需考虑到保险公司的各级佣金、后期管理费用、前期宣传费用、各个分支机构的经营成本等,也就是说保险公司会将宣传费用、经营费用一早就算在了未来收取的保费当中,而不是挣了钱之后再去宣传,这取决于各公司的发展策略,这也是各家产品价格差异很大的重要原因之一。精算确定费率表,再加上其他合同条款的定型,一个保险产品基本就诞生了。
最终开售还需要保监会审批或备案。保险公司报送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审批或者备案的,提交的精算报告至少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数据来源和定价基础;
(二)定价方法和定价假设,保险期间超过一年的,还应当包括利润测试参数、利润测试结果以及主要参数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三)法定准备金计算方法;
(四)主要风险及相应管理意见;
(五)总精算师需要特别说明的内容;
(六)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内容。
——《人身保险公司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管理办法(2015年修订)》
02
银保监会监管严格:降价需要备案
即使是保险公司出现了定价失误,定价过高导致产品卖不出去,也不能自己任意降价。即使保险公司的精算师算出来降价更有助于展业银保监会这边也不允许。《人身保险公司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管理办法(2015年修订)》第三十五条规定:“保险公司变更已经审批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改变其保险责任、险种类别或者定价方法的,应当将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重新报送审批或者备案。”而重新报送审批或备案,可不是仅仅说明下价格的变动而已,需要准备许多材料,第三十六条规定:保险公司变更已经审批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且不改变保险责任、险种类别和定价方法的,应当在发生变更之日起10日内向中国保监会备案,并提交下列材料:
(ー)《变更备案报送材料清单表》;
(二)变更原因、主要变更内容的对比说明;
(三)已经审批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
(四)变更后的相关材料;
(五)总精算师声明书;
(六)法律责任人声明书;
(七)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保险公司名称变更导致人身保险定名发生变更但其他内容未变更的,可以不提交前款第(三)、(四)、(五)顼规定的材料。上述管理办法的第七条还声明,人身保险分为人寿保险、年金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对于涵盖以上范围内的保险,价格费率表变更都需要备案或审批。
银保监会的监管严格程度,果真是名不虚传。浮动定价,在机票、高铁上均能施行,但是唯独在人身保险产品上难以实现。银保监会也并非故意刁难保险公司和消费者,毕竟买保险这个事情关乎整个家庭的稳定。如果消费者因为打折促销,在冲动之下购买了不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则会造成无用的浪费。而且若价格战打得十分激烈,保险公司为了生存用降价来搏客户,轻则影响自身经营,重则扰乱整个保险市场。不过这也让大家买保险的时候更加放心,省得过几天降价后和客服理论半天,也不用等着双十一再去买保险。保险是极其特殊的商品,目的是保障整个家庭的安稳。疾病风险、意外风险,从不因为双十ー而降低。风险不会打折,买保险要趁早,越早买越便宜。
原则是:绝不打折!!!
首先明确两个概念:
第一,保险产品不能打折!
第二,任何渠道购买一款保险产品(长期险),价格都是一样的!
一:保险产品的前世今生
一款保险产品从设计到正式上市,需要经历比较繁琐的步骤!
市场调查+可行性分析+产品设计+备案审批
其中产品设计这一环,是最为严谨!
需要参考生命表和疾病经验发生率等数据进行定价!
同时定制合同条款!一定要细致,不然很容易产生较大的经营风险。
费率和条款确定之后,必须由监管大大银保监会进行备案审批,通过之后,才可以正式进行销售!
注:报备的内容,包含了费率表,费率表在诞生报备之后,是无法更改的,不同的性别年龄,保额所对应的价格,都是一样的!全渠道一样,无法更改!
二:如果想降价,或者想要调价怎么办?
如果产品上市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销售,发现市场反馈不好,价格有些高,想要降价或者因为某些条款设计的问题,导致赔付可能大大提高,想要提升价格?
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直接降价或者涨价?
错!
只能重新设计一款新的产品,重新升级!停售老产品,换上新的产品!
绝对不能直接用老的产品!
三:那有人说的找他买有优惠是怎么回事?
咱们购买保险的时候,都是通过银行或者第三方支付系统,直接进入保险公司的账户,而不会进入业务员的口袋,那所谓的有优惠是什么情况呢?
这就是提到咱们常说的返佣情况了!
某些业务员说的优惠,其实就是把自己得到的佣金,返给了客户!而这本身就是一种违反保险法的行为!
四:某些互联网平台优惠券、代金券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某些头部的互联网平台,比如慧择、小雨伞等,都会在双十一期间有一些促销活动,使用代金券或者优惠券购买保险!
这类行为,其实主要是存在监管的风险!
如果监管机构,认定该项明目张胆的行为,是合同外约定的利益,那么对于平台的处罚,是很大的!
注:以上仅限于人身险公司!财险公司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