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FIRE运动是什么?还有FIRE人群?


作者: 七保君     投稿时间: 2021-12-16     人看过


TAG: FIRE 理财规划 保险咨询

FIRE是英语“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的首字母缩写,中文翻译为“财务独立,提早退休”,通过原始财富积累,靠投资理财的复利维持生活开销,达到提前退休的目的。


FIRE运动最早起源于美国,目的是让人摆脱日常工作的烦恼通过资产提供的现金流过生活。同时搬到生活成本更低的国家居住,节约开支,过一种自由的退休生活。


FIRE运动发展到今天,已经衍生出各种各样不同的版本,但其中最核心的观点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量入为出告别消费主义的陷阱,不断积累财富提高个人的被动收入。


怎么实现FIRE呢?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降低物欲,过极简生活,把收入的大半部分存起来,迅速攒够一年生活费的25倍,然后退休,每年靠4%的理财收益生活。很多FIRE人群在35岁之前就和社畜生活说再见,退休,过上闲适自由的生活。


比如小明每个月花6000元,一年7.2万,就要攒够180万。180万存款,如果获得稳健的4%的理财收益,刚好是7.2万,理财收益可以覆盖日常所需。如果小明每个月赚3万元,每个月存2.4万,他只需要6年多的时间就能攒够这180万元,提前退休。


FIRE运动说白了就是,先辛苦再享受,年轻的时候用各种办法快速积累财富,争取35岁之前退休,然后把剩下的几十年人生都变成可支配的自由时间,不被任何劳动合同束缚,不需要为了钱,为了生存而工作,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缩写组成的“FIRE”这个词大概还有炒掉老板的意思。


所有人都想赚很多钱,存很多钱。FIRE运动,和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何以解忧,唯有暴富”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不需要暴富就能实现。


今天的FIRE族不再一味强调退休与逃离,他们更多的是在财务自由后继续从事自己喜爱的事业追求摆脱物欲的极简主义生活,由外向内,更加努力提升内心的幸福感,把提升生活品质作为最终要实现的目标。


c83d70cf3bc79f3d9c695d2af2e24417738b29ed.jpeg


以前,财务自由似乎只属于那些富豪排行榜上面的人物,对于上班族来说遥不可及,即便是社会精英,成为职场的高层,也难免终其一生为工作而劳碌奔波。


FIRE运动恰好为上班一族指明了方向:财富的增加无非两点:开源节流。即便无法大规模增加收入来源,也可以通过极简的生活方式,减少支出,不断累积初始财富,直到达到理财的复利可以覆盖以后的支出时,就可以提前退休了。


对于极简主义,1992年出版的一本畅销书:《Your Money or Your Life》(中文版译名《富足人生》)有很好的诠释。它指出,大部分人都在通过付出自己的时间来赚取金钱,同时又在用金钱来换得更好的生命体验,有时候我们会把“赚钱”的手段跟“获得更好的生命体验”的目标混为一谈,把手段当成了目标本身,所以幸福感和钱不一定成正相关。建议读者们诚实地计算一下自己的时间到底值多少钱,然后把生活花费和为了赚钱而投入在工作上的时间进行比较,看看除了金钱之外,你的时间是不是已经“入不敷出”。


具体的计算方式是:首先算出自己真正的收入,不仅包括工资、投资收益,还要减去因为这份收入而不得不产生的支出,比如住房、交通和由于工作而产生的社交费用等等;其次再计算出这份工作所耗费的所有时间,包括正常上班时间、通勤和加班时间,甚至包括那些看起来没有在工作、但是大脑都被工作情绪占据的时间。总之,计算出一切因为这份工作产生的金额支出和时间支出,然后根据这个数字来计算一下自己的真实时薪。计算完真实时薪后,我们就可以把一切金钱支出都折合成时间支出,或者把一切时间支出都折算成金钱,使用同一个单位方便进行比较。接下来,作者建议每次在进行非必需的消费时,我们都要审视自己为了这笔消费而付出更长时间的工作到底值不值得。比如,当你想买一个最新款的名牌手提包,你可以先计算一下,为了这个手提包而增加10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是否值得;当你面对一杯只有几十块钱、但需要排半小时队才能喝到的网红奶茶的诱惑时,你也可以把这个等待时间换算成金钱,然后就会意识到它的实际成本可能已经远远超出了三位数。


然而,极简主义并不是FIRE运动的核心,极简主义只是尽早完成FIRE目标的一个手段,通过这个手段,完成初始财富的积累。


这一点,一位台湾女士曾婉玲和他的丈夫Jeremy堪称FIRE运动的先驱,他们租最便宜的学生公寓,不坐公交地铁踩脚踏车,从不出门聚餐,饭菜全部自己做,甚至自己种菜;创立博客写游记接广告,除了本职工作外,身兼多职找渠道赚钱。通过这种近乎自虐的生活方式,他们每个月能将收入的70%用于储蓄和投资。然后定投指数基金抵抗通货膨胀,让资产保值。终于10年后成功退休,开始不一样的生活。


48540923dd54564e717925bef09d1584d0584fe7.jpeg


FIRE的三种模式:


1、全自由退休(Fat FIRE):已经积累了充足的储蓄,退休后可以随心所欲的生活;

2、半自由退休(Lean FIRE):积累的储蓄仅仅只够最低支出,所以必须严格遵守极简主义的生活;

3、自由职业退休(Barita FIRE):积累了一定的储蓄,也从事一些自由的兼职工作,不担忧生活支出的自由职业者;


以上三种模式,对于同一个人来说,达成全自由退休所需的时间显然要比半自由退休所需的时间多的多,这时候自由职业退休未尝不是一个折衷的方案。


那么,FIRE运动到底需要存够多少钱呢?每个人都需要从自己的消费需求、通货膨胀、投资收益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1.首先给自己定位


通常,普通人的一生中,主要消费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房贷/房租、赡养老人/养育子女、社保及保险、娱乐需求如旅游等。


根据不同的消费需求,大致分为以下三类人群:


高需求人群:一线城市、有房贷/房租、多个老人/子女、社保及保险、高级娱乐等,满足其中大部分条件为高需求消费,以目前国内的消费水平约30万/年,个人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浮动调整。


中需求人群:二线城市、少量房贷/房租,少量老人/子女、较低的社保及保险、克制的娱乐需求,满足其中大部分条件为中需求消费,以目前国内的消费水平约20万/年,个人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浮动调整。


低需求人群:三线城市、无房贷、无老人子女需要抚养、无社保或保险、极简生活,满足其中大部分条件为低需求消费,以目前国内的消费水平约10万/年,个人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浮动调整。


2.通货膨胀的问题


个人需求仅仅是根据当前物价定位的,然而,以动态的眼光看未来消费,通货膨胀因素不得不考虑。

由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物价指数增长波动较大,而且各个“专家”给出的通胀率大小不一,不适合以过去的历史通胀率作为计算指标。这里只参考两个指标:2018年中国CPI涨幅2.1%,2019年中国CPI涨幅2.9%。


然后是美国的通胀率:美国自 1913 年至 2010 年的累计通胀是 2261.3%,年均通胀率是 3.23%,美国未遭受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除了大萧条时期,100 年来经济发展平稳,美国的通胀率应该很好的为未来几十年的中国做参考。


因此预估中国未来几十年平均通胀率为3%~4%比较合理。


3.稳定的理财收益率是抗通胀的基础


然后是资产增值的问题,目前国内稳健理财产品收益达到4%是没问题的。那么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呢?请继续往下看:


国内宽基指数:沪深300指数2004年末为1000点,截止2018年末,沪深300指数是3010.65点,14年3倍,年化收益是8%左右。沪深 300全收益指数是3755.91点,14年3.8倍,年化收益是10%左右。中证500指数是4168.04倍,14年4.2倍,年化收益是11%左右。中证500全收益指数是4634.46点,14年4.6倍,年化收益是11.5%左右。


香港宽基指数:香港股票市场的恒生指数是1964年成立的是100点,到了2018年末香港恒生指数是25845.70点。55年的年化收益是10.5%左右。到了2018年末,香港恒生指数算上股息率的全收益指数是72232.22点,55年的收益是720多倍,年化收益是12.7%。恒生中国企业指数1994年是1000点,2018年末是10124.75点,24年收益10倍,年化收益是10%。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算上股息率的全收益指数是19657.04点,24年收益20倍,年化收益是13.5%左右。


美股情况:标普500指数是从1941年开始,起始点是10点。截止2018年末标普500是2506.85点。年化收益8.5%左右。标普500指数是价格指数,算上标普500平均股息率约2-2.5%左右,标普500在过去的77年里能给投资者带来10%至11%的年化收益。纳斯达克指数1971年成立是100点,截止2018年末是6635.28点。48年66倍,年化收益9%左右。算上纳斯达克的平均股息率年化收益11%左右。


由此可见,投资指数基金平均可以达到年化10%的收益水平。由于每个人的理财能力不同,将理财收益分为以下三类,请对号入座:


保守型:4%

稳健型:8%

激进型:12%

最后,我们到底需要多少钱呢?根据年均通胀率3%计算结果:


v2-2a0531965382bb712f9dbed8fae3a139_1440w.jpg


根据年均通胀率4%计算结果:


v2-e3e6efa3a1f64f98841631bb7934237d_1440w.jpg


可以看出,一个中等消费需求,有一定理财能力的人,当净资产达到500万时,是完全可以靠理财收益生存的。


所以,我们要有计划的消费。人生难免出现突发情况,即使亿万富豪也有破产的可能。例如在可选的情况下,将支出比较高的旅游地放在后面,优先体验支出较低的项目。可以提高财务自由的安全系数。


35a85edf8db1cb133be82927aebfcc4893584b76.jpeg


FIRE人群追求的不是“消费自由”,而是“财务独立”。这种独立,靠给收入和存款做加法,也靠给欲望做减法。


说到底,我们赚钱是为了什么呢?我们的本意是用金钱换取更好的生命体验,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花钱买生活品质”。赚钱-消费-更好的生命体验,赚钱和消费都是手段而已,我们真正的目的是“获得更好的生命体验”才对。


FIRE人群是一群对消费主义充满警惕的人,他们削减自己的欲望,来换取自由和解放,通过戒掉消费主义,来逃离不喜欢、不快乐、不自由的工作。


他们回归“财务自由”原初的意思,也就是“财务独立”,资产性、非劳动性的被动收入刚好可以覆盖日常生活的支出。


一条采访过几个典型的FIRE人,有人卸载淘宝,给自己立规矩,进一出一,也就是买一样就必须扔一样。有人不看电视,不看微信,因为上面全都是广告,会引诱你去和别人比较,想买东西。


还有一个已经退休的女孩还分享了一个心得:“物质欲望都是工作带来的。去工作场合,不愿意比别人差吧,衣服包包都要装备起来。工作不开心了,想要犒劳自己,第一反应就是花钱买痛快。”而现在在家怎么舒服怎么穿,自己做饭吃非常舒服。


e9926a3a75578b570a58bad4c5bbed.jpg


选个好保险,成为FIRE族


部分内容转自@一起做个FIRE族 @宅小策 @Amy有财商

今天有 人正在预约1V1咨询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保险咨询请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