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3月1日起,实现不同医疗机构间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国家医保局印发《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明确提出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底线,以质量控制合格为前提,以降低患者负担为导向,以满足诊疗需求为根本,以接诊医师判断为标准”的原则,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
实现不同医疗机构间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有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医疗费用。
02
3月1日起,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扩至全国
银保监会官网发布消息,自2022年3月1日起,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扩大到全国范围,在原有6家试点保险公司基础上,允许养老保险公司参加试点。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是指以养老保障为目的,领取年龄在60周岁及以上的个人养老年金保险产品。产品设计分为积累期和领取期两个阶段,领取期不得短于10年。
自2021年6月起,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在浙江省(含宁波市)和重庆市开展试点。截至2022年1月底,6家试点公司累计承保保单近5万件,累计保费4亿元。
03
3月18日起,打击骗保套保,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将实施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月22日发布《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自2022年3月18日起施行。
《办法》规定,用人单位、个人通过虚构个人信息、劳动关系,使用伪造、变造或者盗用他人可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手段虚构社会保险参保条件、违规补缴,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将按规处理。
04
国家卫健委:正在研究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病历
国家卫健委日前在答复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关于推进电子病历数据共享的建议》时表示,正在研究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药品器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保等信息标准体系,并逐步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05
国家医保局:所有统筹地区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全覆盖
国家医保局公布了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最新情况。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已实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有统筹地区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全覆盖;每个省份均至少有一个统筹地区启动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
06
国务院:扩大老年人慢性病用药报销范围
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指出,逐步实现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扩大老年人慢性病用药报销范围,将更多慢性病用药纳入集中带量采购,降低老年人用药负担。
07
银保监会: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扩展为“十地十机构”
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扩大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的通知》,自2022年3月1日起,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由“四地四机构”扩展为“十地十机构”。
试点地区扩大至“北京、沈阳、长春、上海、武汉、广州、重庆、成都、青岛、深圳”十地。
试点机构扩大至“工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交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农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中邮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光大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招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兴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和信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十家理财公司。
08
北京市医保局:16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
北京市医保局日前会同市卫健委、市人社局发布《关于规范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对63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进行规范调整,并将16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围。新政策适用于本市公立医疗机构,非公立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09
人社部: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再延续一年
从人社部2021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我国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超过1500亿,该政策将再延续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