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保险能解决什么问题
年金险可以干啥用?做现金流管理工具,解决家庭现金流的相关问题。
个人认为,做家庭风险管理,从根儿上来说,管的就是现金流。
如果有人得病了,要花钱看病,现金流问题;病的挺重好几年没收入,现金流问题;孩子上学甚至出国留学该掏学费了,现金流问题;忙活了几十年终于退休了,养老金够花吗?现金流问题;家大业大的岁数大了得考虑把家产怎么安全传给孩子,还涉及到现金流问题。
现金流管理的核心是期限错配。
人从一出生就得花钱,生活就没有一天不花钱,但是挣钱的时间是有限的,40年左右。问题就在这。
小的时候有爹妈管,我老了可不想老麻烦孩子,按平均寿命80算,那我得把40年的收入匀到60年花。这个时候你肯定想到了,不用这么麻烦吧,我有社保啊,有退休金。
对,社保是从国家层面解决期限错配的一项政策。不止国家,每个家庭作为一个经济体,自古以来也有解决这个问题的智慧和传统,代际之间的抚养和赡养、孝道文化,都是用来解决家庭收入与支出的期限错配的。
我们都是成年人,自己的事自己得想清楚。所以我讨厌网上那些危言耸听的人,我自己也只是就事论事,不想去制造恐慌情绪。为什么先说这句话,因为下面的话很多人不爱听。
请上网搜一下各省的养老金缺口和你所在地的退休工资水平,捎带考虑上点通货膨胀,自己客观的想一下自己的养老生活。我保证大多数人会发现这里面存在问题。
提供一个数据,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养老金结余预计在2035年耗尽。这一年,最大的80后是55岁,最大的90后是45岁。在80后和90都还没有退休的时候,70后和前辈们已经成功的花光了养老金。
都是成年人,不能指着别人替你安排自己的事吧。有这么一句话:美好的生活不光是奋斗出来的,还得是规划出来的。
02
长期现金流管理的原则
既然家庭现金流以后大概率会出问题,那就要抓紧管起来,长期现金流管理应该遵循以下这些原则:
1)保证底线
先琢磨吃饱的事,再琢磨吃好的事。
家人一生的生活底线所需是必须要保证的,是一条不能突破的红线。
2)分步管理
要根据收入水平、重要次序、发生顺序来分步规划,最好根据家庭收入变化的情况来调整规划方案。
3)比例计提
养成良好的习惯,从每年收入中计提一个固定比例管理未来的现金流。
4)专户强制
为防止不良消费习惯和投资损失,必须强制且建立专门的账户。
5)确定增长
必须能扛过经济周期、保证能持续增长,最好是以契约形式确定的增长,充分利用确定性和复利加时间的价值。
6)生命等长
现金流管理是人生规划,甚至是代际的人生规划。所以现金流管理的长度必须与一个或多个支出人的生命等长。
看下来发现,核心意思就是存钱。以前不都是说国人是世界上最爱储蓄的民族吗。但是看看近几年的数据,这句话是不是可以改为国人是世界上最敢于上杠杆买房的民族……
03
为什么选择年金险这个工具
拿着现金流管理的这些要求,我们来找金融工具。这时就会发现最契合的工具就是年金保险,因为年金保险有以下几个特点:
1)契约承诺,确定性高
白纸黑字写进合同的收益率,最放心。
而且人寿保险是全球范围内公认的最安全的金融产品。安全性甚至胜过我们觉得最安全的存款,因为存款并不能承诺100%兑付。
2)长期复利
时间越长越有价值,长期抗通胀。
3)强制储蓄
可以抵御不良的习惯和投资风险。
4)生命等长
活多久,领多久。
5)机构投资
保险资金拥有多重投资渠道,可以参与国家重大项目投资,分享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红利。
年金保险当然也有缺点,就是5年之内流动性较差。这也就决定它只适合管理长期现金流,而不适合管理短期现金流。
综合以上特点,可以说年金保险是家庭现金流管理的基础配置,运用年金保险是家庭开启现金流管理的重要标志。
04
年金险的选择标准
挑选年金险,主要考虑这几个维度:
1)预定利率
2)二次增值能力
3)领取方式
4)现金价值
5)领取期限
预定利率是年金保险的核心,后文会详细阐述。二次增值能力涉及是否有万能账户。这两项是强监管项,不是谁想有就能有。后三项可以根据每个家庭的具体偏好来具体选择。
05
关于预定利率
1)预定利率是什么
预定利率,是指保险公司在给产品定价时,根据公司对未来收益率的预测而为保单假设的每年收益率,简单说就是保险公司提供给客户的回报率,主要参照物是银行存款利率和预期投资收益率。
举例说明一下:
假设保险公司50年后要给你100万,你现在要往保险公司一次性存多少钱?
如果是2.5%的预定利率,现在要存29.1万。
如果是4.025%的预定利率,现在只要存13.9万就够了。
所以很明显,对于消费者而言,越高的预定利率意味着:保障型产品价钱越低,年金型产品领取越多。
这里需要明确一下,这个预订利率是复利。还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存13.9万,50年后换来100万,按复利算年利率是4.025%,按我们平时说的单利呢,惊人的12.4%。这可是写进合同的终身利率。
不论世事怎么变迁,你都可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巴菲特说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什么是很湿的雪,写进合同的高利率,没有比这更湿的雪了。什么是很长的坡,与生命等长,没有更长的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