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退休能拿多少钱?养老金到底是怎么计算的?是很多在职员工关心的问题,毕竟每个月养老保险扣不少呢,今天笔者就以福建地区企业退休人员为例,简单介绍一下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计算。
首先,来看一下退休金的构成:
退休金是由三大部分组成的,退休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然后,让我们把这三部分一块一块拆分来看:
一、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又称社会性养老金,它是退休人员养老金组成中最重要的部分。根据目前的计发办法,基础养老金是指职工退休时上年度所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与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之和的平均值(即两个数之和的一半)作为计发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其中:“退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是一个既定金额,一般每年都会公布一次,在可预见的将来会一年比一年高,在福建这个数据目前为6355.50元。
其中:
“缴费年限”(N)即实际缴纳养老保险的年限,包含视同缴费的年限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这个数据在计算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时候都是关键参数:
a1、a2……an——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缴费工资基数
A1、A2……An——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年全省职工年平均工资
N——缴费年限=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视同缴费年限
特别说明一下:视同缴费年限的年份ax/Ax=1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也可以调整为: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顾名思义,其实本来就是员工自己的钱,也就是平时每个月从工资里面扣除的那8%的养老保险个人,到退休时累积下来的金额,再每年加计个人账户的记账利率(由国家统一公布,每年不同)即为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这笔钱再按规定除以相应月数,就是每月能领取的属于自己个人账户的退休金。根据国发〔2005〕38号文规定,不同的退休年龄对应了不同的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
50岁——195
55岁——170
60岁——139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计发月数不等于发放月数,只是一个用于计算的参数,如果员工60岁退休,并不是说领了139个月之后个人账户部分就不给了,养老金依然会按原有标准发放,这时候个人账户养老金由统筹部分100%支付,所以说,让自己活的越久越划算啊,祝大家长命百岁!
三、过渡性养老金
这块养老金不是所有人都有的,只有在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建账前参加工作的人才有,福建地区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是1996年1月开始建立的,也就是说1996年以后才参加工作的人,将没有这部分钱。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建立个人账户之前的缴费年限×1.3%
其中:
建立个人账户之前的缴费年限=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年限(含视同缴费)-1996年以后的缴费年限
1.3%的比例这是福建地区的标准,不同地方标准不一。
以上说了那么多会不会有点懵懵的?不如举个栗子吧:
某员工,女,1965年12月出生,1984年1月参加工作,2019年12月退休到龄,1994年以前属于事业单位人员,没有参保缴费,已知该员工历年缴费明细、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该如何计算此员工的退休金?
结合员工历年缴费明细和历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可以整理出下表:
其中1984-1993年未缴费年限为视同缴费,缴费工资指数可以直接定为1,有缴费的年限则以当年缴费基数除以当年平均工资,最后计算出该员工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为:1.227,2018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6355.5(年平均为76266,2019年因还未公布因此同2018),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为135000元(存储额在社保局可查),总的缴费年限1984年1月-2019年12月为36年,其中1984年1月-1995年12月个人账户建账前缴费年限为12年,55岁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为170个月。
该员工退休金为:
最终可以计算出该员工的退休金=2547.67+794.12+1216.52=4558.31元
那么有人会问,如果这个员工每年缴费基数都很高,退休金能是多少呢?
为了满足一下大家的好奇心,我们测算一下如果该员工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达到了 3,退休金会是多少?(备注:实际中最高指数只能达到2.7左右,具体原因这里不赘述,这里为便于计算故取3计算,感谢一位朋友的指正)
以上两项合计已经达到了:7550.33元,个人账户养累计存储额部分,经本人结合历年记账利率测算,可以超过280000元,我们取个整数,则三项合计达到了9197.39元!
但是如果平时缴费基数只有社平工资的60%,也就是说指数只有0.6呢?笔者还是结合上面的例子测算了一下,退休金合计只有2700多元。然鹅,残酷的现实是很多企业(特别是私企)其实并没有按员工实际工资总额来缴纳养老保险,而是按最低工资标准来缴纳,这也是税务系统能申报进去的最低标准,以福州来说,最低工资标准目前是1720元,这样缴费工资指数连0.3都不到,经测算退休金降到了只有1800多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为了退休后的生活质量,确保养老保险每年按实际收入足额缴纳是多么重要的事情。(注意一下:上面所有的测算,都是基于员工缴费年限达到36年而计算的,如果您想问养老保险只交了15年能拿多少?不好意思,我不忍心算~)
最后谈一下关于养老金的预测:
看了上面的解释,各位读者可以比较清楚的了解到如果要预测自己未来的养老金,以下几个参数会难以取得:
1.自己退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如果距离退休没有几年了,那么以目前的平均工资每年加计5%-8%可以进行大致的推算,如果距离退休还有很多年,测算将非常不靠谱。
2.以后年度历年缴费工资指数。即每年缴费基数与当年平均工资的比值,如果你对自己的收入非常自信,从现在到退休肯定年年缴费基数超过平均工资3倍,那么缴费工资指数可以直接按3进行测算,如果不那么确定而且距离退休还有很多年,在预测退休金时缴费工资指数就是个很大的不确定因素。
3. 个人账户的记账利率。个人账户的记账利率目前由国家统一公布,无法预测,其调整主要基于职工工资增长情况和保险基金收益情况,根据以往公布的数据情况,此数据比较魔性,高的年份超过了8%,低的时候只有2%左右。
由此可见,如果你离退休还早,想比较准确的预测自己未来退休金能拿多少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