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中国保险业协会正式发布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修订版》(征求意见稿)。
简单来说,就是“重疾”定义重新修订。
具体什么意思呢?
目前,重疾险的疾病定义是参照2007年版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13年过去了,随着医学临床诊断标准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现行规范中的部分内容已不能满足当前行业发展和消费者的需求。举个例子:
原定义中的“心脏瓣膜手术”规定必须要实施“开胸手术”,但目前比较主流的治疗方法是微创手术,理赔一定要求“开胸”已然不合理,新定义中仅仅是要求“实施切开心脏”,大大放宽了理赔条件。
总体来说,本次修订是保险产品对医学进步的一次协调,无论是疾病数量,还是理赔标准都进行了更新。
下面,象菌详细为大家介绍此次修订的几大变化。
一、重疾定义优化,理赔变轻松
保监会统一规定,所有重疾险必须包含25种重大疾病,现在新增3种重疾至28种。必保重疾数量增多,对消费者来说是件好事。
除了增加重疾数量,还优化了多种高发重疾定义,使得理赔标准更加合理。
了解重疾险的人都知道,重疾险并不是简单的“确诊即赔”,一般分为3种情况:
1.确诊达疾病程度:如恶性肿瘤、严重Ⅲ度烧伤、严重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这个比较好理解,只要确诊了就能赔付。
2.达到某种症状的状态:如脑中风后遗症(语言能力或咀嚼吞咽能力完全丧失、自主生活能力丧失等,具体以条款为准)、深度昏迷、瘫痪等,这些更多是状态的约定。
3.经过特定的手术:如冠状动脉搭桥术(开胸手术)、重大器官移植等,达到某种治疗手段,才能赔付。
此次主修订要针对第2、3种情况进行调整,如:
心脏瓣膜手术:“开胸”变成“切开心脏”
冠状动脉搭桥术:“开胸”变成“切开心包”
这相当于,理赔不再局限于开胸,微创手术也能获得理赔。
具体理赔变化如下表:
可以看出,修订后很多重疾的理赔条件变得更加宽松。
二、三种轻症定义统一
对于重大疾病,保监会统一规定了25种,每家保险公司的理赔条件完全一致。但轻症就不一样了,没有统一规定,各家保险公司自己定义。有的产品便在轻症上做文章,如剔除高发轻症,轻症理赔条件严苛等。
这次有了统一的规定,「轻症」将成为正规军。这次新增了三个轻症疾病分别是:
轻度恶性肿瘤、较轻急性心肌梗死、轻度脑中风后遗症。
新规还要求,保险公司只要承保超过6种高发重疾,就必须涵盖这3种轻症,而且赔付额度不能重疾保险金的20%。
好处是以后不用买重疾险,不用额外附加轻症责任了;坏处是轻症保额实在是太少了。
讲真,对比现在轻症动不动就是30%、40%、轻症保额递增,20%的赔付比例降低了不少。
不过呢,轻症不像重疾那么严重,治病花不了那么多钱,对收入损失的影响也较小,轻症保额过高,也会增加保费负担。
三、原位癌被踢出轻度恶性肿瘤
目前,很多重疾险,将原位癌列为轻症,按照轻症保额进行赔付。新规对“轻度恶性肿瘤”的定义中,明确规定原位癌不在保障范围内。
纳尼,作为最高发的轻症,原位癌不保了怎么办?
不必过于担心。首先,原位癌没有达到癌症程度,不具有明显侵袭性;其次,原位癌的预后非常乐观,不需要进行放化疗,治愈后也不会有严重的并发症。
在象菌看来,保险公司有可能将原位癌作为单独一种疾病列在轻症里,或单独设计一个赔付病种,以满足大家的需求。
四、甲状腺癌大部分变轻症,理赔金下降
甲状腺癌被踢出重疾,已经传说好多年了。此次修订没有踢出甲状腺癌,而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Ⅰ期或更轻分期的甲状腺癌不再属于重疾。
讲实话,虽然被保人的保险利益在新定义下会有所下降,但从公平、科学的角度来看,是非常有必要的。
甲状腺癌被称为“幸福癌”,5年生存率接近90%,大多数患者不会有生命危险,且治疗费用低,绝大部分家庭都能承受得起。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很高,根据各大保险2019年的年度理赔报告数据显示,甲状腺癌名列恶性肿瘤理赔之首,很多保险公司对此苦不堪言。比如百年人寿2019年的重疾十大赔案中,光是甲状腺癌理赔就占据了70%。
咱们投保重疾险,保额通常在30-50万之间,如果被保险人罹患的是轻度甲状腺癌,很有可能“花费2万,获赔几十万”,让被保险人因祸得福。
这不仅违反了保险的“经济补偿原则”,也让更多的投保人因为重疾险定价要平摊风险成本而承担了更高的保费,显得很不公平。
五、病种超多的噱头,规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有些重疾险以保多少种疾病为宣传噱头,比如A公司出了保100种的,B公司马上出一款保120种的,看起来诚意十足,实则玩虚的。
玩法一:发病率极低的罕见病充数
重疾列表中含有一些发病率极低的疾病,比如疯牛病。修订后,发病率低的病必须标准并向消费者提示。
玩法二:高度重叠的疾病
举个例子,重症手足口病,达到重疾理赔标准要伴有三种并发症的任意一种,其中一种是严重心肌炎,本身就属于重疾。
修订后,病种超多噱头的产品将更有规范。
写在最后:
整体来看,此次修订进步不小,但目前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什么时候实施还是个未知数。
已经买了重疾险的小伙伴,手里的保单不受此次新规影响。
正打算买的,不要刻意等新规,虽然新规的理赔更加合理,但甲状腺、原位癌理赔更难了,万一等新规期间身体出了什么毛病,无法通过健康告知怎么办。
重疾险是必备险种,早买早安心~
重疾险怎么选
一、我们该怎么挑选重疾险?
(1)保额是否充足
重疾险能不能规避风险就要看保额充不充足。
治疗重大疾病通常需要巨额资金,只有充足的保额才能填补好治疗费用带来的金钱损失。
需要注意的是,重疾险的保额不仅仅包括治疗所需费用,还应该包括后续的康复费用以及康复期间家庭的支出和负债。
简单点说,就是重疾险保额=治疗费用+康复费用+康复期间家庭日常支出+家庭负债(房贷、车贷)。
(2)注意是否包含轻症中症保障
重疾险除了对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赔付外,很多都包含中症和轻症。
其实轻症是非常重要的,它绝不是我们认为的小毛病。
轻症指的是重大疾病的早期状态,打个比方,癌症的轻症为原位癌,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轻症也有可能会变成重症。
然而保险公司往往在轻症上做手脚,要么赔付条件非常苛刻,要么就是缺乏高发轻症。
奶爸整理了10大高发轻症,如下:
说到中症,从严重程度来看它介于重症和轻症之间。
包含中症的重疾险产品,让部分原本只能获得轻症赔偿的客户获得更高比例的中症赔付。
所以我们在选择重疾险时一定要留意是否包含高发轻症和中症。
(3)拒绝捆绑销售
保险公司为了提高利润,会把保险产品做成捆绑的形式出售。捆绑式保险产品虽然保障比较全面,但是保费很高,而且投保不灵活,有些保障也不是必需的。
所以说我们不要轻信保险业务员的忽悠,购买捆绑式保险产品。因为每家保险公司的重疾险产品保障的重大疾病有所不同,具体要看保险条款。
但是这其中一定包括保监会规定的25种重大疾病。所以我们在购买重疾险时不用特别关注保障的重大疾病数量,而是要看赔付比例高不高,赔付条件严不严格,所以在买保险前一定要看清保险合同
部分内容转自@大象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