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科普下,三大金融行业说的是银行,保险,证券,对应主要功能是流通,护钱,生钱。这里比较的是银行和保险。银行吸收存款放贷功给存款人利息,经营主要靠的是信用。保险公司吸收保费,给被保人对冲风险,经营主要靠法律。
大部分人觉得银行比保险公司正规可靠,其实银行以前也是不被认可的,你可以问下爷爷辈的人怎么存钱的,那会儿的人觉得放银行不可靠,宁可把钱藏家里被老鼠啃。经过几十年经营,大家都知道银行是讲信用的,钱存进去拿的回来。
而保险公司呢?钱存进去(保费),什么时候能取(意外发生),是未知数,可能一辈子取不出(平平安安)。那么钱还是放自己身边好呀(以前人对银行态度也是这样),大家不喜欢把钱留给将来,眼前能看到的才可靠,人性如此,保险是反人性(没人喜欢死啊,生病什么的)的东西,不受人待见很正常。
当然现在金融知识普及慢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保险,银行当初也是宣传了数十年才有人存钱。前面讲大众心理方面,银行更让人觉得可信。
经常有人问,我的钱存银行和存保险公司,哪个更安全?
从法律法规上讲,保险比银行更可靠,银行是可以破产,保险公司也可以,不过国家会指定别的保险公司接手,保单利益不受影响。保险牌照比银行难批,你可以看到满大街银行,保险公司不太好找。
这个问题,相信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是:肯定银行更安全啊,保险都是骗人的!只要一说,保险是骗人的,就会有很多人围观。我们关注的其安全也好,骗人也罢,其实主要在意的是银行和保险公司哪个会破产,最终在意的是如果破产了我们的钱会不会有损失!
其实不管是银行,还是保险公司,只要是企业,就都应当执行《中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允许其倒闭和破产,但无论是银行还是保险公司,其倒闭或破产,都关系着国计民生,所以必定要特别谨慎,必须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规定和程序。如果真的经营不当导致了倒闭或破产,我们的钱会怎么样?
01
我的钱存银行安全吗?
银行我们用的最多的功能就是存款和理财。先看存款,依照《存款保险条例》第五条:存款保险试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超出最高偿付限额的部分,已发从投保机构清算财产中受偿。这个条例的意思就是:如果你存款的银行发生倒闭或破产,你存款额度低于50万,那没问题,可以全部偿付给你;如果你的存款额度高于50万,那很抱歉,只能保证你先拿到50万,至于超出的部分,要看清算财产的多少,最后能拿到多少是不确定的。
再看下银行的理财,银行理财产品在银行发生倒闭或破产时,要分几种情况:
第一种,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比如信托、基金等。这类理财产品仅仅是发行人与银行有业务合作的关系。就是发行人把自己发行的理财产品交给银行代为销售。这类理财产品本身就不是银行的,所以即使银行破产了,不会影响到该产品的继续运营,客户也不会蒙受重大损失。到时候客户只要找到该理财产品的发行人兑付本金和利息即可。
第二种,银行自营的理财产品。这种理财产品是由银行自己设计,并负责发行的,这里面就存在风险了,因为银行出现破产,需要破产清算后,再由大型国有银行进来托管,此时该产品会按合约继续履行,到期后如果没有发生亏损情况,客户可以赎回本金及利息,但如果发生理财损失的,投资者的本金有可能会出现缩水情况。
第三种,就是银行代销的保险公司的产品(此类在下一部分保险公司内详解)。这类产品归属保险公司,所以单纯银行破产,客户也不会有损失。
对于银行,如果担心风险,要么就分散存款多家银行,要么选理财产品时,注意理财产品的发行人。
02
我的钱存保险公司安全吗?
我们购买的保险产品主要分两大类:非人寿保险合同(即财产险)和人寿保险合同(健康型保险、保障型保险、养老型保险、少儿型保险、分红/万能型等等)。
保险保障基金管理条例对两类产品,在保险公司破产后,也有明确的规定:第十九条,对于非人寿保险合同保单损失在5万元以内的全额救助,超过5万的部分按90%进行救助;第二十一条,对于人寿保险合同的救助方式,救助后的保单利益以不超过转让前保单利益的90%为限。
看条例内容,可能大家会认为非人寿保险合同得到的救助更多,这里跟大家解释一下救助的主体,非人寿保险合同的救助主体是保单持有人(通常是客户本人),而人寿保险合同的救助对象是保单受让公司(就是我们原来保单的保险公司破产后,接手我们保单的新保险公司,此处的90%指说保单受让公司以转让前保单利益的90%从原破产保险公司那里接收我们的保单),中间不会涉及我们个人利益的损失,只是说我们的保单从一个保险公司转移到了另一个保险公司。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购买的是财产险,超过5万的会有10%的损失;如果购买的是人寿保险类,是不会有任何损失的。
其实在咱们国家,因为有强的监管和国家政策,无论是银行、还是保险公司,都是安全的。如果两者中非要做个比较,我认为保险公司反而相对更安全一些。
归根结底来说,保险比银行安全,但是大家都喜欢银行。(风险大家都不喜欢,钱大家都爱)大家怎么看?
部分内容转自@扒保舟-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