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关于社保的消息,相信大家都已经看到了:社保新增第六险,长期护理险来了!
很多人看到这个保险的第一反应是,这个是什么保险?给我们年老后的养老和医疗有什么作用吗?能靠他吗?因此,对于这个问题,小七好好给大家解释一下。
01
为什么要推出长期护理险?
美国用了6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英国用了80年,法国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而中国仅仅用了18年的时间就迈入了人口老龄化。
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中国可能在2035年就要进入超级老龄化阶段了。
这个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无论是国民心理还是照护机构,整个社会都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推行长护险已经迫在眉睫。
02
什么是长期护理险?
所谓长期护理险是指为那些因年老、疾病或伤残而丧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从而需要长期照护的人提供护理费用或护理服务的保险。
目前,长期护理险在我国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商业保险,另一种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社保中包含的长期护理险。
2016年,国家首次进行长期护理险的试点,如今4年过去,9月16日,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发布《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将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福建、河南、湖南、广西、贵州、云南、陕西、甘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14个省区市相关市区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
之前所在城市的试点政策都是不同的,国家医疗保障局、财政部日前发布《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新增北京石景山区、天津市、山西晋城市等14个市(区)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至此,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市(区)已扩至49个:
不论从参保条件、失能服务内容,还是从支付和报销方式来看,社保中的长期医疗保险试点,确实是一项能让社会各个阶层都能享受到的全方位的惠民福利,为国家政策点赞!就上海这一试点城市,目前已有50万失能老人享受长期护理保险。
由于现在这个保险已经惠及一部分人了,而中国截至2019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54亿,失能人员超4000万,且人口老龄化程度还在不断升高,正在面临巨大的养老负担。
所谓失能老人:即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按照国际通行标准,自理能力一般包括 6 项: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
试点阶段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群起步,筹资以单位和个人缴费为主,承担比例原则上相同,其中个人缴费部分则可由其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代扣代缴。
所以,目前来看,长期护理保险确实是一项能让社会各个阶层都能享受到的全方位的惠民福利,为国家政策点赞!希望未来长期护理险更加完美,也能切实地发挥作用,帮助到更多人的养老。
长护险之所以要独立运行,目的是将医疗需要不强烈、但需要长期照护的人群从医疗保险制度里分离出来,提高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效果,并使有长期照护需求的人群能够得到持续的照护及经济资助,还能大大缓解失能患者“社会型住院”问题。
参保长护险后,什么情况下能得到给付呢?
《指导意见》对此也有明确说明,失能状态持续6个月以上的参保人员可以提出申请,通过失能评估认定后,方可按规定享受相应待遇。协议机构和人员提供的基本护理服务费用的70%左右将可以得到报销。
因此,最后我还得再提醒两点。
养老问题不是靠一个长护险就可以解决的!长护险更关注的是中重度失能人群,养老保障还需要靠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共同构建。
此外,成为“社保第六险”的长护险,只能确保广覆盖,报销比例是受限的,而且照护机构的level无法保证。
想要得到更好的照护,商业长护险也需要尽快发展起来,毕竟有两条腿才能跑得快!
03
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值得投吗?
此次推出的社保长期护理保险,和其他五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一样,国家提供的只是一个基本保障,这个保险的出现,也会为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开发和推出提供了助力。目前, 市场上的很少有长期护理保险,所以也同样会推动商业保险的开发。
目前,市场上有一些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但普遍较贵!所以,很多人都连基础保障(意外险、重疾险、医疗险、寿险)还没备齐呢,更别提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了。
小七想说:值得投,但是要看清楚保障,性价比是否高。而且在投之前,一定要做好相关基础保障再考虑。
今天就说到这里,还有几句话想告诉大家:
关于健康险,尤其是重大疾病保险,大家在购买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
比如:这款产品好不好?适不适合我?这个疾病保不保?我能不能买?有什么限制吗?等问题。
关于身故保障,尤其是寿险,大家在购买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
比如:该给谁买?不该给谁买?买多少?最高限额是多少?什么产品最适合?等问题。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