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可能我们买完很多东西就能立马使用了。但保险却有点不一样,我们在买保险的时候,会发现合同条款上设有等待期。
我们在买保险的时候,会发现合同条款上设有等待期。如果等待期内出险,能获得理赔吗?保单是怎么处理的?
01
什么是等待期?
等待期,指的是在保险合同生效(或最后复效)之日起的一段时间内(一般为30-180天),也称观察期或免责期。
▲某重疾险条款
等待期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防止带病投保。保险保的是未知的风险,不是已知的风险。如果不设置等待期,人们可能就会在感觉身体不适或已经生病的情况下去购买保险。
02
等待期有多久?
险种不同,等待期也是有所不同的:
意外险:一般没有等待期,保单生效就有保障(有些次日零时生效,有些约定了48小时后生效)
医疗险:一般为30天
重疾险、寿险:一般为90天-180天
另外,对于一年期的百万医疗险,如果第二年续保成功,通常也是没有等待期的。
03
等待期内出险,一定不能获得理赔吗?
我们所说的等待期,是相对疾病而言的。疾病是有征兆,可察觉的,是可人为影响保险公司赔付概率的,所以疾病风险需受等待期限制。由疾病导致的等待期内出险,是不赔付的。而意外是无法事前预测的。
所以,如果在等待期内发生意外,是可以正常理赔的。如,医疗险中的意外医疗、寿险中的意外身故/全残、重疾险中的意外身故,这些属意外风险导致的出险,是可以获得理赔的。
04
等待期内出险的处理方式
如果很不幸在等待期内出险了,那么,我们的保单是否就作废了呢?不同险种的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1、重疾险
(1)返还已交保费,合同终止
▲百年康惠保(旗舰版2.0)重疾险条款
▲三峡福爱无忧重疾险条款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重疾险是退保费,合同终止,不再对投保人拥有保障责任。
(2)返还保单现金价值,合同终止
一般的保险公司都会选择退还已交保费,但不乏也有退还现金价值的。相比退还保费,返还现金价值损失更大。
(3)根据出险方式,决定合同是否终止
购买了重疾险,等待期发生了轻症,一般轻症也是无法理赔的。但是,等待期内的轻症是否会影响重疾合同,不同的公司处理方式是有一定差异的。
确诊轻症,保险合同终止:等待期内确诊轻症后,保险公司返还已交保费,保险合同同时终止,后续发生重疾也是无法得到赔付的。
▲长生福优加重疾险条款
确诊轻症,轻症责任终止,合同继续:等待期内确诊轻症后,轻症并不能得到理赔,但是保险合同可以继续有效,重疾责任仍然有效,后续发生重疾仍可以理赔。
▲妈咪保贝少儿重疾险条款
还有一些产品轻症是一个单独的附加险合同,等待期内发生轻症,轻症附加险合同终止,主险重疾合同继续。
▲瑞泰瑞盈重疾险条款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等待期内确诊轻症,合同继续,是很有利的。
2、医疗险
对于百万医疗险,如果在等待期内出险,通常是免责的。
▲平安e生保条款
一般来说,意外医疗及连续投保没有等待期。所有疾病,医疗险采用“出险免责”的处理方式。即在等待期内确诊疾病,不管治疗时间是不是发生在等待期内,保险公司都不赔。
注意:部分产品(如平安e生保)在等待期内确诊恶性肿瘤,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合同终止,退换相应保险费。
3、寿险
对于寿险,如果等待期内因疾病发生身故或残疾,通常是退还已交保费,保险合同同时终止。但是如果因为意外发生身故或残疾,通常是可以获得理赔的。
4、意外险
意外险,通常是没有等待期的。即保险合同生效后,因为意外导致的保险事故是没有等待期的。合同生效后出险,符合条款约定就能拿到理赔金。
05
七保君总结
对于等待期内出险,以上几个险种的情况只是个普遍现象,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公司不同条款内容以及细节也会有所不同,这都是平时要注意的。
因此,选择购买保险的话,可以选择等待期短的产品,等待期越短,我们就可以越早享受到保障。而且,保险要趁早买,越年轻身体越好,等待期内生病概率更小,保险费率也更低。
部分内容转自@中民网
如果您对犹豫期有疑问,或正好遇到相关问题,戳“客服小七”,帮您解答保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