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咨询我的客户,上来第一句话就是,XX产品怎么样?我想给我家小孩上份保险,有什么好的产品推荐?
以这种方式开始的咨询,如果附和了,很容易让人进入“产品导向”的误区。正确的投保方式,应该要以需求为导向。因为不同的保险产品都有它不同的作用,我们要先找准自身家庭的保险需求后,才能更好地量身定制,对症下药。
保险诞生的由来,是因为有一些风险,它会对我们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而这种风险我们又无可避免,故此才诞生了这种以“众筹“形式来集体分摊风险的方法。所以,保险实际上是一种分摊风险的工具,它的本质就是补偿经济损失(财务保障)。
正确的投保思路,我们该以家庭为中心来进行全局的规划保障,最终目标以达到保障家庭的经济和生活不被风险所改变。从整个家庭的保险规划框架去考虑,只要思路与方向不走偏,待框架确定后的产品选择,便清晰明确和水到渠成。
也许有人会问,我就只想好好的买份保险,但为什么找你们保险经纪人咨询,总有那么多的问题要问?
因为!保险需要量体裁衣,因人而异的。不同的家庭,其收入的高低,稳定与否都各不相同;生活的支出、债务也会不等;资产的多寡、理财目标也会各异;那么家庭财务的抗风险能力也会高低不一,所以完整的家庭保障计划需要依据家庭的需求与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才行。
通常,保险经纪人帮你规划保险方案前,至少都要涉及以下五个问题来明确你家庭的保险需求,从而更有效地捋顺你的投保思路。
一、给谁买?
给家庭配置保险,要按轻重缓急的原则来安排我们的投保顺序。重要且紧急的排在首位是必须的,其次是紧急但不重要,然后才考虑重要但不紧急的,既不重要又不紧急的,可选择风险自留。
家庭保障指的就是生活保障,我们买保险最终的目的就是要保障家庭的经济和生活不被风险所改变。让我们想想,当发生极端风险时,最有可能给家庭经济带来最大危害的哪一位家庭成员,便是我们最需要优先给他配置保险的人,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家庭的经济支柱。
按照家庭经济责任的分布,该遵循先大人后小孩再老人的顺序来投保,并且谁的收入最多,占的家庭经济责任越大的,就越要先保、多保。
二、为谁买?
为谁买保险的理由至少有5个,这也是我们通过保险可以解决的问题和担忧,简称为家庭的保险需求。
1、为子女的抚养和教育费用: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他们的成长亦离不开父母的呵护。孩子在成人独立前,都属于家庭的纯消费人群,是没收入来源的。倘若家庭经济支柱的收入一旦中断,在没有足够资金储备的情况下,就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生活以及未来的教育。所以我们该把这方面的风险转移掉,以确保孩子的基本生活和教育不会受到影响;
2、为父母的赡养费用: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成人,为了这个家,他们艰苦劳累了大半生,等熬至晚年退休时,收入也会随之而终止。此时我们应该要承担起赡养的责任,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假如有一天我们不在了,保险可以给我们的父母提供一笔钱,让他们可以继续安度晚年。无论在与不在,都可确保我们完成赡养责任;
3、为家人或配偶的生活费用:一个人突然的离开,随之全部的家庭责任都会落在其配偶的身上。尽管家人和配偶都会因为失去亲人而伤心欲绝,可他们的日子还得要继续过下去,也许他们需要5年甚至10年的时间,才能平复痛失亲人的哀痛,和缓冲或适应这份瞬增的家庭责任;
4、为债务(包括房贷、车贷等): 作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是家庭债务责任的承担者,特别对于房贷来说,房子是家庭的重要资产也是生活安全感的来源,在房贷偿还期间,如经济支柱一旦发生风险将严重影响到房贷的偿还。若风险发生后,现有资产不足以偿还房贷的,房产将会被银行处理掉,从而使家人无家可归;
5、为自己:
大家都想趋吉避凶,然而世事无常,也并非所有人都能够获得美满的人生。
当风险来临的时候,我们不能再继续工作、收入降低或中断的风险就会时刻围绕着我们。
意外事故或疾病的无情来袭,会对我们的家庭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尽管这样,生活依旧要继续下去,而开支却不会降低,反而还会增多。为自己做足这方面的风险保障,确保不幸来临的时候我们家庭的生活依旧能够继续。
利用到退休为期限的生活费用作为制定标准,当现有资产及非工资收入不足以应对高额的医疗费用和未来的生活费用时,则需要转移这方面的风险。
轻微的疾病,用社保或者自己就能解决,但严重的疾病就会让普通家庭难以为继,面对严重疾病所带来的巨灾风险时,除了需要考虑高额的治疗费用,还更要考虑治疗后的休养康复、收入降低或收入中断等应当得到的足够补偿。
三、买多久?
● 为子女: 能覆盖到孩子到成年独立时的年龄即可,一般建议到25岁左右;
● 为父母: 一般建议至少到80岁;
● 为家人或配偶: 一般按10年的家庭支出来算;
● 为房贷: 覆盖房贷期间即可;
● 为自己: 需要分开考虑,一方面需要考虑自己在壮年时期的收入高峰期的价值保障,也要考虑到年老之后最基本的健康方面保障。
四、买多少?
家庭的最基础保障应该包含有定期寿险、重疾险、意外险和医疗险四个险种版块,保囊君告诉你以下四个险种的保额计算公式:
1、 寿险总保额的计算公式 = 家庭年支出金额 × 孩子至成年的年期(一般算至25岁) + 子女的教育费用 + 赡养费 + 负债(房贷、车贷等)- 现有的储蓄和可变现的投资资产
一般的教育费用建议算50万元左右,如打算要出国留学或接受更好的高等教育的,最少算100万元左右会比较合适。对于还没小孩的丁克家庭,可按10年的家庭总支出来置换孩子的部分来计算。
2、 意外险一定要选择带有伤残保障和附带了意外医疗的险种,由于伤残保障是分10级评残按10%~100%的比例来赔付,所以额度要等于或2倍于寿险的额度才行。
3、疾病方面的考虑主要是下面几个因素:
(1)治疗费用:很多费用是社保不能报销的,如自费药品、进口医疗器械等,都需要商业医疗险来补充。
(2)收入损失:一旦罹患重疾,就不能正常工作,收入会下降甚至导致收入中断或终止,生病后需要三到五年的康复期,在这期间会因为无法正常工作导致收入损失。
(3)后续的康复、治疗营养费用。
(4)在经济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更好的医疗条件,以便获得更高的治愈率及康复速度。
疾病保额的计算公式 = 基础治疗费用支出 + 康复费用支出 + 3~5年的个人年收入(康复期间的收入损失)
疾病保额里的基础治疗费用可以通过购买医疗险来解决,建议基础治疗费用最低不低于50万,且必须可以报销自费药的。
剩下的部分,可通过购买重疾险来解决,其中康复费用建议在10万~20万元左右,重疾险的保额至少要达到50万以上。
勿论你是不是保险小白,只要按照以上的计算公式,自己把计算结果填入上表后,对于自己家庭的保险需求和投保的大方向,你都会豁然开朗,并觉得是件浅而易见的事情。
五、保费预算该多少?
保费预算要根据家庭的实际经济情况,在缴费能力可承受的范围内去考虑,千万不要购险过度而影响到家庭的正常生活品质。保障类保险的合理保费支出,我们建议在5%~8%的家庭年收入内。
如果保费预算有限,但基于房贷等方面的家庭责任又非常重大的,那我们可以选择消费型的定期险种或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首先解决目前既重要且紧急的保险需求,等日后经济条件宽松点后才进行补充购买。
千万不要因为囊中羞涩而去降低保额,因为保额才是在发生理赔时保险公司能赔给我们的钱,买保险买的就是保额,只有购买了足额的保障,才能确保不幸来临的时候我们家庭的生活依旧能够继续,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保障家庭的经济和生活不被风险所改变的目的。